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報業·海報新聞
手機查看
壽光市自2019年11月份被確定為省級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試點以來,市委、市政府主動適應大數據、云計算時代的到來,搶抓全省新型智慧城市試點重大歷史機遇,全市上下迅速行動,主動作為,按照智慧城市建設總體規劃,堅持“惠民、利企、興業”的思路,從五個方面入手強力建設縣域新型智慧城市的壽光模式:
一、從基層基礎入手,筑牢數字壽光發展根基。編制新型智慧城市三年行動計劃,把信息資源整合作為生命線來抓。整合取消全市26個部門自建機房,對服務器等硬件設施集中管理。完成電子政務外網IPv6升級改造,將電子政務外網延伸至各部門單位、各鎮街區、各社區和所有行政村,統一了全市政務外網互聯網出口。出臺信息化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對信息化項目從立項、資金、技術方案、建設過程、數據共享、驗收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監督管理,杜絕信息化項目無序建設的現象。
二、從數據統籌入手,豐富數字政府建設內涵。將數據統籌作為建設數字政府的基礎工程來抓。已統籌政府部門、公共服務類企業等51個單位228類2.4億條數據,統籌的數據對20個部門實現共享共用,搭建人口畫像和法人畫像系統,開發養老金領取資格認證、義務教育入學服務、戶外廣告牌審批、落戶信息查詢、公證信息共享、社保工資卡替換等一批便民利企應用,減少群眾企業跑腿60余萬人次。整合監控視頻36000余路,在10多個部門實現共享共用。2019年12月份,壽光大數據工程入選工信部智慧城市典型地區實踐名單。
三、從社會治理入手,提升智慧社會科技支撐。創新設立社會治理服務中心,開發社會治理服務平臺,全面整合熱線、網站、信箱等群眾訴求渠道,搭建市鎮村三級網格,融合黨建、綜治、城市管理、環境保護等工作,實現“一網多能”。還先后建設了智慧醫療、社會信用、陽光三農、數字城管、網上菜博會、“壽光云”融媒體等一系列智慧應用。在今年抗擊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壽光市緊急開發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公共服務平臺,為抗擊疫情發揮了重要作用,相關做法得到了濰坊市市長田慶盈同志的充分肯定,并在濰坊市各縣市區進行了推廣應用。
四、從智慧產業入手,助推數字經濟提質增效。農業方面,大力發展物聯網農業,實現了生產、流通領域的在線監管。工業方面,被確定為山東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試點,全市已有10家企業貫標。服務業方面,成立壽光市軟件園,重點培育軟件研發、文化創意、跨境電商等產業,園區先后榮獲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國家小型微型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等榮譽稱號。目前,園區已有140多家企業、研發中心入駐,2019年園區企業產值27億元。扶持政策方面:出臺支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政策,對生產性新一代信息技術企業,按總產值增量的5‰給予獎勵;對新落戶軟件和信息服務業企業地方財政凈貢獻前兩年全部獎勵企業主要負責人;對企業實施的數字車間、智能工廠項目,按照設備投資額的10%給予獎勵。
五、從培育特色入手,理清智慧城市建設思路。今明兩年,壽光市將以試點為契機,全力打造四個樣板。一是打造區域性的數字城市樣板。持續推進5G基站建設,力爭明年實現城區、鎮區和重點區域5G信號全覆蓋。采用PPP模式,推進智慧警務、智慧交通、智慧公交、智慧校車項目建設。圍繞智慧社區24項指標,開發智慧社區公共服務平臺,兩年內完成試點區域住宅小區的智慧化改造。二是打造區域性的數字政府樣板。堅持以應用為導向,加大數據統籌范圍,繼續做好便民利企應用開發,為不見面審批做好數據支撐。三是打造區域性的數字農業樣板。以省級蔬菜產銷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試點為契機,加快對育苗、種植、加工、銷售等環節的數字化改造,實現由“經驗種菜”到“數字種菜”的轉變,為全省設施蔬菜產業轉型提供樣板。四是打造區域性的項目監管樣板。修訂出臺信息化項目績效評價辦法,拉長信息化項目監管鏈條,強化項目運行環節的監管,確保項目建有成效。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吳亞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