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大眾網
|
海報新聞
大眾網官方微信
大眾網官方微博
時政公眾號爆三樣
大眾海藍
大眾網論壇
山東手機報
山東手機報訂閱方式:
移動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8000
聯通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58000678
電信用戶發送短信SD到106597009
2020
大眾網
手機查看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趙帥 濟南報道
12月16日,山科控股與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共同組織的科技成果轉化投資簽約儀式在濟南舉辦。來自兩家單位7個科研單位和6個教學單位的18個團隊40余名科研工作負責人、科研專家、投資經理匯聚一堂,見證科技成果轉化落地。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副校長(副院長)崔雷,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科研處處長王昌,山科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董火民,山科控股黨委委員、副總經理李釗等領導出席儀式。簽約儀式由山科控股黨委委員、副總經理王建新主持。儀式還邀請了新華社山東分社、齊魯晚報、大眾網、中國網等媒體記者參加。
王建新介紹了參加現場簽約的科技成果的基本情況,李釗代表山科控股與科研院所、科研創業團隊三方簽訂投資合作協議。
參加現場簽約的科技成果項目有18個,分別來自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激光所等7個科研單位和金融學院等6個教學單位的18個團隊。這些科研團隊是山科控股經過近一年的項目篩選、成果孵化、商業輔導后,認為是最具投資價值的科研創業團隊。團隊的技術成果涉及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現代海洋、醫養健康等五大新興產業領域,包括90余項知識產權,將評估作價合計1.7億元入股設立科技成果轉化項目企業。山科控股對這18個項目進行現金投資6100余萬元,用于團隊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推廣,持續提供經營管理、市場拓展、融資支持、技術升級等投后的賦能增值服務,助力小微科技型企業做優做強做大。
山科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董火民致辭
簽約儀式后,科研項目創業團隊代表發言。崔雷、董火民分別致辭。董火民表示,山科控股是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推動科教產融合發展一體化大格局中的重要平臺。山科控股積極從四方面爭取各類資源,一是用好山東省科教產融合創新試點資金;二是用好財政股權投資資金;三是做好山東省“一事一議”工作;四是推動山科控股權屬企業做強集團做優做大,構建了科研單位、產業園區和山科控股“三位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
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副校長(副院長)崔雷致辭
“2017年12月,按照省屬經營性國有資產統一監管要求,為更好地管理齊魯工大(省科學院)技術成果轉換形成的高技術企業,設立了省管一級國有全資企業山科控股集團。校院依托山科集團,探索采用“科技+金融(資本)+產業”模式,借助資本力量打通由科技到產業的通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取得顯著成效。今天18項成果作價入股簽約,就是我們正式吹響向科創產業進軍的號角。希望校(院)各單位和山科集團一道,抓住歷史機遇,在創新創業的大潮中創造屬于自己的輝煌!”崔雷在致辭中說到。
本次相關科技成果的投資簽約,是山科控股與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之間科教產融生態合作的深入推進,也標志著校企協同創新機制的不斷順暢。山科控股充分發揮權屬基金公司股權投資的平臺職能,加強與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的科研優勢協同、共享合作,深入布局前沿科技領域,賦能優質科研成果,通過多樣化的資金、資源支持,為科研團隊搭建更好的發展平臺,共建科技創新生態圈,為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創造價值。
據悉,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作為山東省科教產融合創新試點的具體承擔單位,每年向山科控股撥付專項資金5000萬元,連續撥付5年,由山科控股具體負責成果轉化項目落地、企業孵化等相關工作,著力突破大學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困境。2019年以來,山科控股已累計梳理高校和科研院所科技成果200余項,成立科技成果轉化小微企業15家,轉化知識產權70余項,作價入股合計9600余萬元,現金投資額合計6100余萬元。
這些小微企業在細分領域具有較強的技術優勢,未來發展前景可觀,例如,山科數研成立于2019年11月,是山科控股首批投資設立的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公司之一,依托山東省計算中心(國家超級計算濟南中心)的專利技術和科研創業團隊,主要開展各級政府信息化項目評審、驗收、績效評估與后評價、數字經濟產業技術研究等業務,2019年僅起步運營42天,就實現盈利并向股東分紅。2020年以來,山科數研克服疫情影響,用科技推動創新,連續中標多項信息系統第三方評估服務項目,并入選“山東省2020年第三批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名單”,向高質量發展邁出了堅實一步。
隨著本次投資簽約、后續投資及企業注冊等各項工作的完成,山科控股科技成果轉化孵化企業將達到25家,科技產業集團屬性更加明顯,科技成果轉化平臺作用大幅提升。
作為脫胎于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的省屬一級企業,山科控股始終堅持科技成果轉化不能只“摘桃”、不“種桃”,在實踐過程中力求避免那種瞄準“短平快”創新、“賭一把”和急功近利的心態,逐步建立起“以高層次人才創新團隊為核心評價要素的成果轉化投資評價模式”,從過去的“金蛋論”轉變為“母雞論”,主動向科研團隊靠攏,及時跟蹤前沿技術進展。在制度上進行特別設計,把尊重科研人員的科研活動主體地位落到實處,與高?蒲性核、科研團隊共享發展成果,通過自建或共建新型研發機構,開展關鍵技術聯合攻關等,加大對基礎研究的穩定支持。
2020年初,山科控股成功申請成為首批省級財政資金股權投資試點的受托管理機構,通過有效使用每年3.5億元的股權投資資金,建立專業化的“科技管家”服務模式,重點投向企業重大科研成果產業化、解決重大關鍵共性技術的創新工程項目,協助科技型企業解決創新創業融資難、融資貴,社會資本不敢投的問題,助力成長型、初創型科技中小企業補全創新鏈,支持企業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和“卡脖子”技術。
山科控股承擔著省政府關于建設“山東省科技成果轉化平臺、科技創業人才服務平臺、科技特色基金投資平臺和戰略新興產業培育孵化基地”的期許,自成立以來,始終堅持聚焦主責主業,致力于打造服務全省科技創新、科技成果轉化、戰略新興產業培育的生態系統。結合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發展戰略的布局,在構建山科生態系統的過程中,將創新鏈、人才鏈、資金鏈三鏈融合,著力從五個方面組織建設,滿足創新驅動發展的需求。其中重要的一環便是讓全省高?蒲性核谏娇粕鷳B系統中找到研發需求和股權收益。通過和高校院所密切配合,運用“三位一體”的科技成果轉化模式,實現了科技成果的產業化從0到1的轉變,高校院所在轉化過程中實現了科技研發的價值,并收獲一定的股權收益,為全省科技成果轉化工作趟出一條路子,把教育、科研優勢轉化為創新發展的優勢。
下一步,山科控股將著眼于打造產業技術融合體系,圍繞新興技術領域布局新型研發機構,以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科教融合工作為示范試點,探索推進產業技術融合發展的新體制、新機制、新模式、新路徑。同時,依托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科技、人才優勢,建立服務全省的技術轉移體系,搭建全省中小企業技術供給平臺。
初審編輯:
責任編輯:趙帥